
从怀孕开始我便决定了要母乳喂养,但是那时候对于母乳喂养的知识了解的非常有限,我也是仅仅简单的知道“三早一晚”,参加过产检医院孕妇学校关于母乳喂养的培训,简单知道母乳喂养的姿势而已。我本身乳头就短,有轻微的凹陷,到了孕晚期,我还买了乳头牵引器,在36周左右我的右侧乳头挤压会有透明液体了,但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初乳,我以为乳汁都应该是白色的,对于母乳喂养我将面临的困难以及意义,我也并没有更深层的认知。
就是在这样不充分的准备下,我迎来了我的宝宝,由于生产过程并不顺利,出现了羊水污染和胎心骤降,出生后的他血氧饱和度有些低,在我旁边抢救,我也出现了产后大出血,我们母子俩的第一次见面和很多妈妈一样,慌乱且不怎么体面。
一切稳定下来后,我听着身边仪器滴——滴——的声音,看着离我几米远那个脸色还有些青青的小人,大脑一片空白,我还沉浸在我生了个孩子,我刚差点死了,我接下来要干什么的震惊还有点慌乱的复杂情绪中,完全忘记了还有早接触这回事。凌晨4点多,在产房里观察了2个小时后,我和宝宝被推回了病房,全家人在产房外守了一晚上,明显都有些疲惫了,一直到早上护士来查房,才想起来喂奶这回事。因为我怀孕期间有妊糖,宝宝先被扎了一次手指测血糖。护士紧接着就问我有奶吗,而那时的我一脸懵逼问护士:“什么是有奶?”护士倒是动作麻利的解开我的衣服,上手就给我胸前摸了一把,我还没来得及震惊,护士已经安排我老公冲奶粉了,“你们都不怕孩子低血糖了,赶紧给冲15毫升奶粉,两小时喝一次,产妇现在还没有奶,等产妇有奶了就开始喂母乳。”于是,我便被潦草的判定为还没有奶,宝宝也被稀里糊涂的灌了15毫升奶粉。老公也严格的遵从“医嘱”两小时喂一次奶粉。第二次到了上午9点多医生来查房的时候,宝宝已经被喂了两次奶粉了。有一位医生上手挤了一下,发现我右侧乳头有透明液体,就让我试着亲喂。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宝宝那时候也吃不下,吃了两口就没有继续吃了,我坐着侧切伤口也很疼,就没有继续喂了,宝宝的第一天,一共吃了没有半小时的母乳。 第二天,妈妈和月嫂看我总是喂右侧乳房,说要换着喂,不然会大小奶,于是我又笨拙的换到左侧喂奶,但由于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左侧乳房挤出乳汁,就很担心宝宝是不是能吃到奶,妈妈说宝宝吃到奶我会感觉到奶阵,可是我也没有奶阵的感觉,这就让我更加担心。到了晚上宝宝拒绝吃奶瓶,让坚持“医嘱”两小时喂一次的老公陷入了纠结,他觉得一定是我白天给宝宝吃母乳吃的太多了,也无法计量,导致宝宝这一次拒绝吃奶,万一低血糖了怎么办。于是我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想着是不是应该吸出来瓶喂,这样也可以看到量,心中有数,就不会怕宝宝吃不饱了。 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喂着母乳,果然,第三天,生理性涨奶来势汹汹,胸前就像压了两块石头。医生护士都只说多喂就会好,可是却不告诉我什么时候会好,怎样能好的快一些。妈妈打电话问了很多朋友,甚至自己上手帮我挤奶,疼得我抓着床发抖,甚至我觉得没有打无痛顺产,没打麻药侧切在这个疼面前都不算什么。此时,我前一天下单的吸奶器也到了,我以为吸奶器可以解救我了,但是吸了40分钟,档位调到了最大,连个瓶底都没吸出来,乳头已经完全水肿,甚至有些半透明,疼的已经不敢碰了。此时此刻,家里人已经判定我没有奶了,只能喂奶粉了。但是胸前的两块巨石还得解决,妈妈辗转找到了一位无痛催乳师。于是,在伤口痛+胸疼的双重摧残下,我顶着七月的烈日和油腻的头发,穿着不合身的内衣,裹着妈妈非要让我穿的长裤长袖睡衣,弯着腰一手扶着墙一手扶着胸出院了。如果说明星生完崽出院像发布会,那时的我一定像个驼背的拾荒大妈。回到家,催乳师已经在等着我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她就像神从天降,在她的手法下,我就像一个开到最大的花洒,通乳结束后,我果然觉得如释重负,她也具体指导了我该如何喂奶,怎样的含乳是正确的以及奶粉是不必要的,当然,她也像很多催乳师一样,推荐我办了通乳会员卡,彼时的我觉得她的话就是真理,于是也花了不菲的价格办理了通乳和产康的会员卡,相信了她所说的乳腺就要时常疏通,不然就会堵奶。通乳结束后,因为亲眼所见,我也相信我是有足够多的乳汁可以喂饱我的宝宝,于是便要求家人停了奶粉,白天由于我一直亲喂,并且坚持按照在医院时医生说的按时喂养,以及催乳师和月嫂告诉我的喂够20分钟才能吃到后奶,宝宝才可以吃饱。虽然有时候有些纠结,比如宝宝吃完奶不到两个小时又要吃,或者宝宝吃了不到20分钟睡着了,我就会先用奶嘴安抚着或者把他叫醒继续吃。但是总体来说问题还是不大的。由于我非常注意喂养时的清洁,每次喂奶之前我都会清洁乳头,也许是因为过度清洁,导致乳头皮肤干燥蜕皮,乳头疼痛难忍,为了避免乳头摩擦,我甚至自己动手,用一次性纸杯做了两个支架放在乳头和内衣之间。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晚上妈妈怕我休息不好,便提出由月嫂和她一起带孩子,我提前吸奶出来,晚上她用奶瓶喂。可是不吸奶不知道,一吸奶我就开始焦虑了,宝宝喝奶粉的时候一次要喝到60毫升,但是我一次吸奶半个小时,两侧加起来也才30毫升,有时候多一些会有40-50毫升,经常是吸两三次,放在储奶瓶里,几瓶倒在一起才够宝宝晚上一顿吃的。这让一家人都开始为了我的奶量奋斗之路,月嫂每天换着花样为我做下奶汤,我也开始忌口,生怕吃到回奶的食物,同时也开始了网传的PP追奶法,在夜间泌乳高峰期每小时起来吸奶一次,这样坚持了一周,奶量并没有显著增长,我整个人精神都要崩溃了。 
后来我又搜了很多追奶的方法,我认为我奶量不行应该是吸奶器的问题,于是我给我的吸奶器换了喇叭罩转接器,但效果依然不明显,我又租了几种吸奶器,老公笑我是差生文具多,终于在我换到一款手动吸奶器后,一天凌晨我一边刷手机一边吸奶,第一次两侧吸到了110毫升,我激动的把正在打呼噜的老公叫起来看,他迷迷瞪瞪的说了句好,就翻身又睡去了,把我气的不轻,也许这种感受也许只有追奶的妈妈才懂吧。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又了解到,其实吸奶器并不能判断宝宝实际吃了多少,亲喂时宝宝会吃的更多,要通过一天6片中等重量的纸尿裤来判断宝宝吃饱了没有,于是我又开始了称量宝宝纸尿裤重量的新的焦虑中,今天宝宝纸尿裤重量比昨天轻了20克,就算宝宝睡着了,都要把宝宝叫醒来再吃一顿,真的是深刻理解到什么叫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 虽然追奶的日子漫长而曲折,但是宝宝体重增长确实还不错,满月的时候,已经从出生时的7.3斤长到了10斤,体检时也被医生表扬了,大大的激发了我继续母乳喂养的决心。但由于黄疸一直不退,儿保医生建议我停一周母乳试试,于是我又开始了每天吸奶,喂奶粉的日子,但一周后黄疸并没有减少很多,社区也没有再因为黄疸的问题拒绝为我们接种疫苗。后来才知道黄疸断母乳这个建议并不是专业的,很多儿科医生的知识也不是时常更新的,一个爱学习的妈妈抵过千万不学习的医生,也是我成为了妈妈后最深的感触。在遇到国际母乳会后,参加了一些线上聚会,随着我不断的学习,也了解了母乳是要按需喂养,奶量其实并不是攒攒就更多,也不是因为吃了下奶汤就更多,而是宝宝吃的越频繁,大脑接收到信号需要多产奶了,奶量自然而然就会多起来,宝宝总是吃奶也不一定是因为饿,更有可能是因为心理需求。一次偶然的机会,晚上没有准备好要瓶喂的母乳,我只能去亲喂,没想到亲喂竟是如此方便,没有一家人半夜起来手忙脚乱开灯、热奶、洗奶瓶、哄孩子,宝宝刚开始哼唧,我便把他揽入怀中,喂着喂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俩都睡着了,再哼唧了,便闭着眼摸索着揽入怀中,有时候一晚上也不知道喂了几次,但是全家人的黑眼圈明显浅了很多。 晚上能够独立带宝宝睡觉后,我的育儿信心显著增加,白天也开始试着按需喂养,不再纠结于喂养时间间隔、培养独立睡眠这样的程序育儿,在最艰难的二月闹的时候,我用背巾全天把孩子背在身上,孩子很平稳的度过了那段时间,后来也是背巾让我实现了边工作边带娃,宝宝在我身上像袋鼠一样,也安全感十足,很少哭闹。
其实回头去看,我母乳喂养的开始并不顺利,自身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我已经坚持了19个月了,还在持续进行中,我踩过的坑,很多新手妈妈都踩过。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我们是哺乳动物,能够喂奶,喂饱自己的孩子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一味的相信程序,相信训练确实可以让育儿轻松些,但却割裂了母婴关系,把孩子当成一个人,一个与你一样平等的个体,而不是宠物,彼此尊重就会彼此接纳,收获一份彼此都能接受的亲密关系。最后,将我最喜欢的西尔斯育儿百科的作者说的一段话送给每位还在母乳与育儿初期阶段挣扎的妈妈们——“宝宝终有一天会断奶,终有一天会睡整觉。这种高需求的育儿阶段很快就会过去,宝宝在你床上的时间,在你怀里吃奶的时间,在人的一生里非常短暂,但是那些爱与信任的记忆,会持续一生……” 欢迎加入我们的粉丝群,获取最新资讯,和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志愿者和其他妈妈交流。此外,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我们的知识店铺课程,系统学习育儿知识,减轻育儿焦虑。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新浪微博|哔哩哔哩|快手
搜索关键字“国际母乳会LLL”
更多科普资讯,
欢迎大家访问“国际母乳会LLL”官网:
https://www.muruhui.org/
做公益也有运营成本!
你的支持和赞赏可以让更多的妈妈获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国际母乳会LLL